经济学十大原理


总览

十个经济学原理,按照1、2、3点罗列出来逻辑是很清晰,不过不易于记忆,按照一定的逻辑串一下。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因为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任何物品和服务,也就是说社会资源是稀缺的,这种稀缺性导致人们必须在在某些服务和物品之间作出权衡取舍,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样。

除了个人面临的服务与物品的权衡取舍,社会面临另一种权衡取舍——效率与平等,效率希望从资源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平等则希望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例如为了平等,政府通过个人所得税、失业保险等措施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导致人们工作的时间减少,生产的物品和服务随之减少,社会效率变低。换句话说,当政府想把经济蛋糕切成均等的小块时,这快蛋糕本身变小了。

原理二: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就必然在获得某些东西时放弃其他东西,放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中经常会有理性人假设,即指人可以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理性人的决策通常不是黑与白的选择,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比如在看电视和看书之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拿来看书,也不是把所有时间都拿来看电视,理性人经常会比较决策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理性人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比如奖励或惩罚的预期,这种奖励或惩罚旧对应着相应的收益或成本,所以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举一个安全带的例子,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是没有安全带的,当一个人系上安全带后,发生车祸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但是这降低了司机在发生车祸时需要面临的惩罚,于是司机更快速、更不谨慎的开车,结果导致车祸的次数增加,有统计结果表明,因为安全带的相关法律,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但是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完全隔离开,那么这个家庭就需要生产自己所需的全部东西,比如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自己盖房子,显然,这种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低效的。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社会活动,通过与他人贸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由政府官员来配置稀缺资源,而市场经济通过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家庭来分散决策资源配置,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为了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但是这种决策的确让总体经济福利增加了。

这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而在经济活动中,价格就是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市场价格反映了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应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在亚当斯密看来,所有限制看不见的手进行决策的做法,都是低效的,就像税收扭曲了价格,从而也扭曲了家庭和企业的决策。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效果

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可以使经济蛋糕最大化,但情况也并不是总是这样,也有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

引起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它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对影响,以污染为例,当一个产品的生产污染影响了附近人的健康时候,市场本身是不会考虑这种成本的。

引起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势力,它指单个人、单个公司或某个小群体不适当地影响了市场价格。

原理八: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几乎各国之间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异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差异),一国生产率的增长决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在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只需要0.3马克,但是仅仅在不到两年之后的1922年11月,德国同样的一份日报则需要7000万马克,而这罪魁祸首就是政府发行了太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由于通货膨胀会让社会付出各种成本,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者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目标之一。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在短期中增加货币注入市场,能降低失业率,因为经济中货币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从而增加了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需要增加会让企业提高物价,同时也激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生产,也就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这种权衡取舍在分析经济周期时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经济周期本身就是在反应生产的物品或服务与雇佣人数的关系变化。

reference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end~


文章作者: Boole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Boole !
评论
  目录